《On Intelligence》读前感

前些日子在看一个深度学习的文章的时候,看到一个介绍的书,叫 on intelligent ,说的是智慧生物的智能的本质,提到一个点,是预测

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,其实我一直琢磨这个事情琢磨了很多年,也慢慢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,可惜还没有最终形成结论,就看到有人写成书了,还是在 2004 年,真是跨越时空的共鸣啊

可惜自己最近心情不好,先占个坑,等回头状态好了,把自己的一些先前的思路整理整理,填上,然后才能去读这本书,不然怕自己的思路被这本书影响了,权且算是一个读前感,等读完书,再来写一个读后感

===================

2018-2-18 13:51:15 追加:

总算有时间回来填上这个坑了。。

上文提及的那个帖子是在这里, 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ed21… ,其实事情的缘起是因为在公司部门内部举办的一个培训课上,学习一些机器学习的算法,然后就想到了最近很火的深度学习,就在想这两个东西有啥区别,对于传统的机器学习,算是有一些依稀模糊的理解,但是对于新兴的深度学习,却是没有什么理解,搜了一下,就看到了那个帖子,看到那个叫《On Intelligence》的书的梗概简介,顿时就有一种共鸣的感觉(顺便一提,这个书有两个翻译版本,一个是 2006 年的, 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… 还有一个是 2014 年的, 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… 打算写完这个博文就去图书馆找来看看)。

说回他的这个观点,其实我偶尔吃饱饭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琢磨,“人这种动物,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”,这个问题其实想思考的是,人的思维模式,或者由思维模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,存在什么规律,以及,如果可以的话,能搞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,就更好了。

那为了能够相对少些干扰的探究这个问题,考虑到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,可能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,例如文化,习俗,社会道德,法律约束,甚至更宽泛的说,与所处的地理环节,气候等,都可能施加影响,那么,一种避免干扰的做法,就是考虑不同地方,不同文化,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人们,他们所拥有的一些比较本质的共同点,甚至,更进一步的,如果能够从人这种高级动物推广开去,发现一些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身上的一些共同点,就能更好的逼近本质了。

从这个思路出发,在逐渐观察与思考一些社会现象并试图去总结规律的时候,我们可以发现,在政治上,当局总是会追求长久统治,长治久安,法律上,人们总是会试图追求公平正义,有理有据,商业上,大家都追求契约精神,诚信与承诺这些,这些都是社会科学层面的,而到了自然科学层面,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,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,大家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定理定律,甚至哪怕是在最不讲理的黑社会,也依然会有所谓的潜规则,这一点在港产片中表现也很多,甚至在一些最日常的细节,例如开车,大家会说变线要打灯,与人接触的时候,要讲礼貌,这种追求或者叫大家的趋向,是跨越了人种,文化,地理,在不同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,甚至,推广到其他的生物,例如猴子,也会有公平意识(印象中来自一个实验,出处没有严格来源),以及一些日常的琐碎,例如,我们下楼梯的时候,为什么如果没踏准,会有一种一脚踏空的感觉,以及,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音乐好听(当然,是所有音乐的其中一部分,这里也可以引申出来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觉得一些音乐好听,而另外一些没好听,以及,另外一个角度的延伸问题,就是为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看绘画美术的愉悦感,没有音乐的愉悦感那么足),种种种种,不一而足,而这背后,其实表现出来的,是人们对于稳定性,以及,我自己生搬硬造了一个词,叫“可预测性”的追求。

所以后来我发了一个微博, https://weibo.com/1069355274/E… 说的是:

ZRJ-
2016-10-11 13:06 来自 微博 weibo.com
predictable 是如此重要,以至于不管是科学实验,黑社会,还是开车都需要它 ​​​​

想来这条微博还是我 2016 年的时候就已经写了的,以及后来看到这个视频, http://www.miaopai.com/show/82… 其实可以理解为在表达一个类似的思路,那就是,生物体,或者叫生命,总是试图在追求一种稳定,(以及按照视频中的说法,叫低熵的目标)(顺带一提,视频中那个所谓以负熵为食,以及从太阳开始的所谓负熵传递这个点,我倒是没怎么理解明白,也没什么体会)

但是,问题是,为什么生物体会追求这种稳定,或者叫低熵的目标呢,以及这个东西,跟那个可预测性,又有什么联系呢。为了试图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相对宏观和在时空上大尺度的考虑一下,从有原始生命到现在,有各种所谓的高等动物(植物暂不考虑),生命,或者叫生物体,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,我理解,生物体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,他们可以“主动”的与外界环境发生交互行为。这里的“主动”非常重要,而一切的故事,就从这句话发散出来。

首先,让我们假想一个情况,说如果外界环境是亘古不变的,那会如何呢。这里的不变,是一种接近严格意义上的不变,可以理解为整个外界都是静止状态下的,那第一,时间这个概念会没有了,因为时间就是标志变化的刻度,如果不变,那就不存在所谓的时间了。然后,生物体与外界的交换可以理解为几乎不受任何约束(因为外界不变,也不会“被”变,那怎么来都可以),那接下来的讨论都不成立,没有必要了。但是,很明显,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,我们都知道,外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。这个是一个基本的事实。那基于这个情况,生物体如何更好的与外界交互呢?(这里又可以引申出来一个问题,第一个就是什么才算更好,这里我们暂且认为是能更容易的达到目的,也就是生物体与外界交换的目的,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效率,第二个就是生物体在与外界交互的过程中,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更好的交互,或者说为什么要追求更有效率的交互,这里我认为是因为生物体携带的能量是有限的,所以才要追求效率),回到正题,就是我们如何更好的与外界交互呢,这里考虑一种模式,就是一种“观察-反应-行动”的循环,我们首先观察外界环境的变化,然后对这种变化进行反应,最终对外界的变化反馈以行动。但是,这种方式效率不够高,随着我们对外界变化模式的熟悉,以及我们对反应效率的追求,生物体会逐渐倾向于预测外界的变化,并且,预先反应好准备行动,最终,在这种变化真正发生的时候,迅速的做出反应,这样,才能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中更好的生存。

那么,如何预测呢,自然的可以想到,生物通过对外界环境建立模型的方式来实现预测这个行为,因而,我们的大脑演化出来各种各样的模块,用于来实现预测外界环境的这个目的,当然,记忆是预测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,所以,生物体也需要比较得力的记忆,当然,这种记忆是可以后天形成,也可以由于长期反复使用,而最终被刻画和写入到基因中的,也就是所谓的本能。那么,下一个问题,选用一个什么样的模型呢。模型有复杂的,也有简单的。例如,同样是对客观物理世界的刻画,我们可以有经典力学,也可以有量子力学,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复杂和简单,与正确与否,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,虽然在这个物理的例子中,复杂的量子力学比相对简单的经典力学更正确,但是,并不能就此说明复杂的模型就比简单的模型更对,而是应该说,复杂的模型也有可能对,有可能错,简单的模式亦如是。二者没有关系。但是,考虑到上文提到的一个点,就是我们的能量是有限的,而简单的模型,推演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少,因此,我们才会不自觉的倾向于使用简单的模型。这个在数学和物理上,就表现为人们总是追求定理的少,和简单,并且把这个东西叫做美。

同样的,前文提到的,包括种种社会科学中的人类行为,所谓稳定,所谓契约,其实可以理解为都是为了更容易的预测,正是因为大家守契约,所以才对后续的事态发展能有一个稳定的预期,以及,为什么我们喜欢靠谱的人,或者说,为什么我们把稳定可靠,称为靠谱,并且鼓励这种行为,也是因为这种人更可预期,再者,前文提到的,为什么下楼梯会有一脚踏空的感觉,因为我们不自觉的预期那里有一个台阶,但是发现实际上没有,预期被打破,所以有一种被惊醒的感觉,为什么我们觉得音乐好听,或者说,好听的音乐旋律总是优美的,因为当我们听音乐的时候,我们会不自觉的去预期,或者叫脑补下一个旋律,当我们发现实际听到的旋律与预期的一致时,可能就有类似多巴胺分泌类似的奖励机制,来让我们觉得愉悦,以及为什么绘画美术没有,因为音乐是一个时间序列的,在时间轴上有先后,所以有预期的空隙,但是美术没有,是一瞬间全部展示的,所以来不及预期,也就没有预期正确之后的奖励机制。

最后,一个剩余的问题,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无聊,甚至,无聊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人身上,动物也可能会觉得无聊,这个问题我之前一直没有想清楚,因为我觉得,无聊其实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了啊,这种状态非常好预期(没什么意外的话,就是继续无聊),那按照上述的理论,为什么人们会不太乐意这种稳定可预期的状态呢?最近慢慢的,我想到一个可能,就是,无聊其实是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状态没错,但是,人们会试图去锻炼自己的预测能力,从而让自己保持敏捷。而长期的无聊,会让人觉得自己这种预测能力被衰减,因而,人们才会想要说,在无聊的状态,主动寻找一些变化,来训练自己的预测能力。这个是目前的一个想法,暂时没有想得很清楚。

以上就是目前我对预测这个事情大致的一些思绪的归纳,好了,我要去看那本书了,迫不及待啊,哈哈

2 thoughts on “《On Intelligence》读前感

  1. 思考的真深入啊,我之前也思索过音乐的本质,没有想到预测,受教了。

Leave a Reply to ZRJ Cancel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